他 - 陈乐怡
08/07/2025 陈乐怡 | 吉隆坡循人中学 |

第一名        ­‏|        吉隆坡循人中学       |       陈乐怡

这本该是他风华正茂的年纪,岁月却早已毫不留情地在他那美丽的脸蛋上留下痕迹。他的头发稀疏得可怜,齐刘海拼尽全力也挡不住那超高发际线。每当风轻轻拂过,那一缕缕白发便迫不及待地崭露头角。他总是宣扬自己是丁克,却孕育着无数个生命,至少现在,他有着一百五十二个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 每天清晨,他都跟太阳公公比早起,跟时间比赛跑。忽视咕咕直响的肚子,背上两大袋日记,开着他那破烂的小黄,低头赶路。学生的日记就这么好看吗,他为何每天都要费劲背回家?我百思不得其解。刚踏入校门,他的百米赛跑又开始了。泊车、打卡、坐下、对着电脑,一顿敲打。滴水不进、粒米不食。

        铃声响起,他比它先一步出现在教室里,都说光速比声速快,所以他是光吗?讲台下一片寂静,却能依稀听见讥笑的声音。讥笑他的发际线,讥笑他的熊猫眼,反正每天不重样。但他都置之不理,“闲话一直有,不听自然无”,是我唯一认同他的点。翻开课本,他开始了他的说唱表演,我开始了我的娱乐活动,各自忙碌,不亦乐乎。
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眨眼间,我的中学生涯进入了倒计时,他也上台领了独中教师长期服务奖。阴差阳错之下,我被遴选为校队赴台参赛,而他,正是带队老师。我无可奈何。抵达台湾,排队入境时,一位台湾人听见我和好友的交谈,惊叹道:“啊!你们会说中文噢!” 我低声咕哝道:“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…” 霎时,一把醇厚的声音打断了我,“那是因为我们的先辈竭尽全力捍卫华教啊!”那一刻,他的脸是发着光的,不是油光,是荣光。

那天晚上,我们以茶代酒,诉尽心中事。他说捍卫华教,正是他成为独中教师的理由。他的每根白发里都有一个顽皮孩子的故事;他的每道皱纹里都藏着对一个孩子的期望。我们嫌厚的课本,都是他日以继夜编写所成,是用一根根头发换来的一个个字。我们听到耳朵起茧的“起立,行礼,谢谢老师!”是他每天最期待的环节,他希望学生是真的听懂了,所以打从心底感谢他。他希望了解每个学生,向每个需要他的学生伸出援手,所以即使挑夜灯也要读日记。他每天啃白面包,驾小破车,是因为独中缺钱,教师收入微薄,根本入不敷出。原来,在这间人称“铁人中学”的独中里,不仅学生身不由己,老师也插翅难飞。但是,“何苦呢?”

他说,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他也曾是独中生,因为看透独中教师的不易,所以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,哪怕仅是绵薄之力。那一刻,我觉得他就是光,那束点亮了万千生命的光。送走一批又一批孩子后,那束光也未曾熄灭。正如他给孩子们的毕业赠言:“少年不惧岁月长,彼方尚有荣光在。只要你回头,我一直在你身后。”

午夜时分,我们走在夜市的巷子里。我给他买了各种好吃的、好喝的、好看的,试图弥补我先前对他的不敬,表达对他的谢意。可这么机智的他,又怎么可能看不透呢?他笑了笑说:“最好的礼物,便是你回来做我同事。”

他不是他,也不是她,他是每一位独中教师。他们是一棵又一棵的树,是一朵又一朵的云,亦是一个又一个灵魂。他们牵起手心,筑成围墙,后方是华教,前方是时代洪流。他们希望,永远有下一只手牵起最后一支手,永远有人接替离席的他们。

深思熟虑后,我决定,我要成为他的同事,我要当独中教师!哪怕机会成本再大,我也毫无畏惧、义无反顾,万一就差我一个,差我这一棵树、这一朵云、这一个灵魂呢?我们终将死去,但愿华教永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