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得奖投稿

最感动奖
邱美蓉 | 巴生兴华中学 | 1991 年毕业
1991年,兴华中学空前绝后高三商B1班毕业了。我记得右一的庄添辉老师,高二那年,我在走廊发呆,您经过问我在干嘛,我居然顶嘴说:关你什么事?我当时一定是被火星撞到头売坏掉了。您很生气,嚷着要抓我去训导处,但因为铃声响起一片混乱下,让我跑掉了。一直没机会向您道歉,而今您已故去,竟真的没有机会了。我还记得左五的黃傲霜老师,最美丽的地理老师。几年前在学校的活动中看到您,您给了我一个熊抱,这一抱竟成了最后一抱,仙去的您在天堂那里可好? 怀念曾经管教我们的您们。
庄添辉老师(右一)、黃傲霜老师(左五)、邱美蓉(第一排同学左二)











最佳拍档奖
潘富洪 | 巴生兴华中学 | 1988 年毕业
1985年, 谢钖福老师刚来兴华, 就担任我的华文导师.
这张照片拍摄于1985年的教师节, 作为班长的我, 代表班上冋学献花给谢老师. 虽然是纸花, 但老师笑得开心, 因为那是同学们的用心.
因为我喜爱写作和投稿给报馆, 谢老师在这方面给予我多方面的帮助, 指导和支持. 包括: 兴华中学大众传播学会于1986年成立时, 招我为会员. 星洲日报雪隆第一 届学记于1987年成立时, 也是谢老师的推荐, 我才荣幸成为学记.
毕业已经36年了, 我还是和谢老师保持亦师亦友关系, 维持近40年的师生情谊. 谢钖福老师, 非常幸运能在我的人生旅程遇上您. 学生祝老师~ 身体健康, 快乐 天天 !
中为谢锡福老师,右为潘富洪







最温馨奖
张瑂芯 | 巴生兴华中学 | 1997 年毕业
我们这一班(S3ACA1)于1997年毕业于兴华中学。2006年的班聚我们有幸邀请到几位曾经教过我们的老师参与。了解到中华文化能在马来西亚保存下来是很多前辈的努力与坚持,我们才能在这土地上拥有自己的中文名,讲着流利的华语。在华界教学的老师们也劳苦功高,因为您们的付出与贡献,我们与下一代才能够学到中华文化、独中才得以保存下来。老师,谢谢您们的用心为社会教育出一群又一群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。老师,辛苦了! 我爱您们!
第三排右三为张瑂芯











最佳情境奖
林淑怡 | 丹南崇正中学 | 1998 年毕业
王彩珍校长 她体型瘦削,却肩负掌校人的责任与希望。 她步履疾风,坚定地追逐着这教育的理想国, 眼中透漏着坚定与自信,心底涵藏着无比的力量。
回溯1970年, 白衣飘飘的年代, 她回到故乡执掌教鞭,开始了独中教育征程, 身着套装,优雅自信。 她的生命充盈着各种热爱,舞蹈、篮球、阅读…… 是对生活的热情与不懈追求。
记忆中,课堂上, 每当她翻开泛旧的课本, 习惯地来回拭擦,一页页, 仿佛为每一页注入新的生机。 随着故事娓娓道来,讲课声声回荡, 如同生命的回响,荡起涟漪,让学子心驰神往。
在沙巴州内陆一所微型独中, 她如一盏灯塔,照亮了无数学子前程。 四十余载岁月,她坚守不移, 一生专注于一片热土, 一生致力于一件事业 她的身影或许平凡,却闪耀着不凡的光辉, 永远值得尊敬与铭记。
王彩珍校长(坐者)、刘广艺老师(左一)、林淑怡(前排同学左四)







最佳剧情奖
萧特财 | 美里廉律中学 | 1989 年毕业
四十年后的今天 , 我倚然记得那天的教师节, 代表班上献上最真诚的谢意 , 祝福全体老师「教师节快乐」。 即使岁月流逝,在这泛黄的记忆里,老照片中的木板校舍,让我心头涌起无尽的回忆;简朴的校园里,老师们就如同伟大园丁般,细心栽培着我们这些幼小树苗。
在那些岁月里,您们的教诲和关怀更如同一把钥匙,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开,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了方向。 您们的教诲与辛勤付出, 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,我永远感激您们为我所做的一切。
更是您们的辛勤付出和悉心教导,如同阳光雨露,滋润着我们的成长。 即使岁月已逝,这份深情和感激永远铭刻在心间。 谢谢您,老师们,您是们我生命中永远的榜样。
中间手持蛋糕的左边同学为萧特财











最有故事奖
关瑞正 | 沙巴崇正中学 | 2005 年毕业
这张是2001年记载于《马来西亚记录大全》的《风下响宴》合影。照片后排的两位是我人生中的贵人,他们是前任沙巴崇正校长曾桂安和沙巴华乐之父张诚忠老师。两位恩人的提拔改变了我的命运,让我有机会和全国各地五百七十八位华乐人一起集训和演奏,留下历史性的一刻。
为了更好的学习华乐,高一时我离乡背井转校到沙巴崇正就读。曾校长破例为我提供了教师宿舍居住,张老师一家人也照顾我的起居饮食。他们视我为亲儿子,包容我、照顾我。我们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,但是却照顾了我几年直到我毕业为止。无私奉献的华乐人精神让我深感钦佩。
如今,我也成了一名老师,传承着华乐,期许也能够成为学生的贵人。借此机会回馈曾经的恩师和校长的关怀与教诲。
关瑞正(前排中间男孩)、曾桂安校长(最后面左边)、张诚忠老师(最后面右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