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 - 林峙妤
23/07/2025 林峙妤 | 巴生滨华中学 |

佳作奖        ­‏|      巴生滨华中学      |       林峙妤

“新竹高于旧竹枝,全凭老干为扶持。”,初出茅庐的新竹之所以能够高于瘢痕老竹,正因为老杆愿意鼎力相助。而莘莘学子之所以能够赶超老师,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境界,更离不开老师对于新生力量的辛勤教诲和无私奉献。

或许落红的着地是满园的姹紫嫣红、花团锦簇,鲸落的出现是沧海万千生命的孕育,老师的落幕是薪火相传、生生不息的绽放。三寸讲台上,您总是以三寸不烂之舌在笔耕不辍间指点江山磅礴,仿佛手中的三寸粉笔也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。

山水一程,得遇良师,三生有幸。

自幼,一场骤然降临的高烧便注定了我异于常人的命运。那时,母亲见我高烧不退、奄奄一息地卧病在床,便火急火燎地带我到附近的诊所注射庆大霉素,而尚处于牙牙学语的我,面对不适无法给出明确的言语回应,导致这一剂药轻而易举地便在悄无声息中淡化了我与声音间的联系。错失的时光如同无法挽回的潮水,发现时早已未时已晚,导致四处求医终究也无济于事。从此,助听器便成为了我的伴侣,我的世界也被迫与这片沉寂相对。渐渐地,我的人生也因此被贴上了“孤单、自卑、懦弱”种种标签,直到一个平淡无奇的开学季,您的出现,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,为我撕下标签、遮风挡雨。

忆起与您的初相识如同潮水拍击礁石、冬雪埋葬春芽、蝶影溺于深海。

那日晨光熹微,天边正泛起鱼肚白,闹哄哄的教室里,同学们叽里呱啦的说着、笑着,憧憬着新学年的开始。与这“乱世”不同,我睡眼惺忪地独自趴在桌上,蝉鸣声频频环绕在耳畔,眼眸望向窗外,看朝阳冉冉升起,赏一缕缕旖旎霞光穿过林梢间、点缀在泥泞的大地上,仿佛置身世外桃源。“哒哒哒——”,一串高跟鞋的踩踏声透过助听器的振动传入耳中,思绪旋即回笼,我抬眸望向讲台,您挺直脊背、从容自若地将教案轻放在讲桌上,一袭柠檬黄旗袍搭配黑色大衣,恰如其分地衬托出您温文尔雅的气质,但眉宇间却又无不彰显出您雷厉风行的风范,举手投足间都是岁月沉淀得来的优雅,一颦一笑皆典雅可人,仿佛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在您身上也有了具象化。

在这近乎完美的时刻,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您的第一堂课与以往不同,没有憩息谈笑、更没有自我介绍,反而开门见山地让我们拿起笔开始书写作文,美名其曰检测我们的语文表达能力。同学们对此哀嚎声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,但我却不以为然。这并非是因为我天赋异禀、笃学不倦,反而原因恰恰与此相悖。我生性愚笨,永久性耳朵受损更让我求学路上举步维艰,甚至自爆自弃。除了言语不流利、语调不标准外,失去部份听力的我常常能听见声音,却无法解读其中的词语,仿佛每一个响亮的音符在我这都成了无形的迷雾。这种没有硬实力却渴望好成绩的心态使我求学路上十余载,依靠自己独立完成的作文屈指可数,大多还是沿袭着老办法,从作文书上誉抄出一篇来满足自己那份浮薄的虚荣心。

“所有作文最迟晚自习呈交给课代表。”随着您一声令下,同学们纷纷开始奋笔疾书,教室也瞬时变得落针可闻。我则拿出精选作文书一页页翻着,依样画葫芦地将作文抄了下来。

夜幕降临,晚自习如期而至。在这静谧的夜色中,校园处处灯火璀璨,教室馥郁书香气。悠扬的晚风轻拂您的脸庞,您则在讲桌上悉心翻阅、批改一篇篇作文。黑色笔墨在纸上延展,而靓丽的红色被您巧妙地“点缀”其间。不久后,一沓沓被批改好的作文便一一发了下来。

“你好,同学。”您走到了我的桌前,拍了拍我的肩膀,轻柔地说道,“希望你下次可以尝试自己动动笔,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,老师对你有信心。”

顿时,我的脑子一片空白,眼睛瞪得溜圆,仿佛世间一切喧嚣都在为此停留,只剩下您温柔却直击心灵的话语萦绕耳畔。那一句句言语,没有责备,没有鄙夷,您藏在话语间的鼓励,让我意识到这自欺欺人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。

弹指一挥间,迎来了第二次写作任务,作文题目为《四季》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那时,我从葳蕤繁栉的盛春色写到绿树成荫的仲夏,从秋风萧瑟的晚秋写到白雪皑皑的暮冬。一笔一划,记录着我稚嫩的文笔,汇聚成一次次季节的更迭。

又是一次晚自习,晚风依旧温柔。您坐在讲台上,眉头微蹙着,不急不徐地批改一份份作文。而我坐在讲台下,眉头也微蹙着,如坐针毡地完成一份份作业,生怕这次作文会让您感到失望。

良久,一声带着我名字的叫唤划破天际,直击我的心灵。我忐忑不安地走上前,抵达讲台时腿早已发抖、麻木。想象中的责备并未到来,您温柔地说道:“这是你自己写的吗?”不明所以的我点了点头,那一刻,我在您繁星点点的眼睛中看到了无尽的期许。那是我第一次被夸奖,内心深处某种空虚好似渐渐被这份温暖填满。

渐渐地,我开始认真对待您每一次妙趣横生的课堂、嘱咐的作业、定期的课堂测验。在这漫漫人生路上,我渐渐开启了与文字间的羁绊,或许可以在里头寻得自己的一方天地。虽然面对晦涩难懂的题目,我依然束手无措、面对他人恶意的言语,我依然胡思乱想,但您总是愿意孜孜不倦地教导我、开导我,为我排忧解难。

时光荏苒,岁月似星奔川骛,三年师生情一晃而过。您的每一句叮咛、每一句关心的话语,都犹如投掷于荡漾湖泊的瓦砾,在我心中泛起阵阵涟漪。尽管如今的我依然隐匿在不起眼的蒙尘角落,但我不再孤单、自卑、懦弱,因为我在写作里找到了能量,而您就是指引我人生的光。

良师益友,在这芳华待灼的年纪能与您共度我的豆蔻年华、品味生命甘醇,我想,即使在这无声的世界里,那也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