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把声音响起时
佳作奖 | 吉隆坡尊孔独立中学 | 伍雪绮
玻璃窗外枝桠上,发黄的绿叶在暖风中摇曳着、等待着、瞭望着一场际遇;玻璃窗内课桌上,发呆的我在寒风中遥望着、等待着、期待着一场相遇。
初中的最后一年,面临统考这重担,我们班带着忐忑之心迎来了一位新的华文老师。随着那扇铁门被缓缓拉起,我眸前那名为幻想的泡沫落在发黄绿叶之上,顷刻间消失殆尽,而我眸前出现了她——江老师。高跟鞋清脆的咯哒声划破了寂静的教室,一步一脚印,一步一生花,我愣了愣,心中不禁感叹,没想到新来的华文老师竟是位美人。她一头墨色长发,看似清冷,可额前的齐刘海却又添了不少俏皮气息,那双水灵灵的杏眼与灯光相映,几分柔情似水,却也不失教师之锐气。当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,美而不扬,艳而不俗,一颦一笑,都动人心魄。讲台下,我看得正出神,讲台上,她早已开始了自我介绍。我至今仍然记得那把如涓涓溪水轻流入我耳畔的声音,那是一把温柔却不柔弱,有力量却不张扬的声音。这时的我仍不知,这把声音将在未来如何影响我,我只知道,未来请多指教。
回忆那么多,若试着回想,必定如茶,有其值得细品之处。似水流年,记不清那是第几堂华文课,台上人向台下人问道:“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华文吗?”经过一顿头脑风暴后,我听着江老师把一项项答案列出,似懂非懂地听着。记忆如同被稀释了一遍遍的茶水,淡得早已失去其韵味,至今我只记得其中的一项答案——品味。那是我第一次知道,原来学习华文可以不只是为了一纸分数,也可以是为了懂得以及学会“品味”,小至一盏茶、一本书、一幅画;大至一族文化、一段岁月、一个人生。这一天,那把声音在我心田深处埋下了一颗种子。
金石与璞玉,是你,你会选谁?我从很小就知道,人生海海,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。小学时,看着舞台上自信挥手、眸里闪光的同学们进行演讲,哪怕我心里曾有过片刻的动心,也从不敢正视它,让它永远留在了那瞬间。时过境迁,依旧是记不清的第几堂课,熟悉的那张脸和那把声音,她在响铃后走至我跟前,对我问道:“你有兴趣参加今年的演讲比赛吗?”至此,这件早已封尘的少年心事再次拨动了我的心弦。一块璞玉,没有被精雕细刻过,自是无法夺得他人青睐,于是我们踏上了一场雕琢之旅。演讲,短短三分钟,要演却不能浮夸,要讲却不能说教,音要准,调要对,情要真,还要与台下人有交流…… 总而言之一个字——难。可就算如此,哪怕我觉着自己说得不好,她也从未就此放弃,音调不准就一个字一个字的纠正,情不够真就一句一句的讲解,演得太过就一点一点的调整。许是看出了我心底的不自信,我的记忆里,她说过最多的话便是:“很不错呀,有进步了,会更好的!”一句句的鼓励,一字一句为我筑起了难得的信心。第一场演讲比赛,那股不安与心慌至今我仍清晰地记着,但望着席上那张笑颜,我有了说下去的底气与勇气。最终,我以亚军收官,那是最美好的开始,也是一个梦的起点。这一次,那把声音让我找到了我自己。
有了校内成绩,我有幸站上了更高的舞台,参加一项全国性的即席演讲比赛。对于从未接触过的即席演讲,我倍感陌生,但幸好培训导师依然是她。那段练习的日子既枯燥又压力,若将其比作相册,翻阅之际,你会发现第一页是泛黄的,第二页是充满泪痕的,第三页是不甘的…… 但幸好,每张相片里都能见着她的身影,逐梦之路能得一良师,何其幸运。比赛之前,老师向我说道:“第一次参赛的你,只要把心里想说的都说出来就好了,加油!”那一年,我们一起用声音摘下了全国优胜奖这份荣耀,她告诉我:“就算没有拿奖你对我来说已经够好了,当然还可以更好。”来年再战之时,也许是因为已经获得过奖项,那段日子无数次的一纸、一笔、一麦,堆叠起了如同漩涡般的压力,我越陷越深、无法自拔。练习效果不显著,安眠曲成了必备之物,终日以眼泪拌饭。许是看出了我眼底下的不同,每次结束练习后,她都会用自己的声音为我排忧解难,与我谈话和谈笑,鼓励及安慰亦从不缺席。这一年,我败给了自己,可一直有一把声音在我耳畔响起:“不管什么事情,都别忘了初心,不管结果如何,那都是一个过程。”
我常常在想,教师为何能改变学生?我想,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把声音,一把言之有理亦言之有物、值得学生细品的声音。教师只需把知识与道理用声音传给学生,剩下的便留给学生去体验、去思考、去品味。经师易得,人师难求,每一句我们未曾理解的话语及道理背后,那些留白的余韵,也许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同子弹般正中眉心。当那把声音再次响起时,你我终将幡然醒悟、茅塞顿开、豁然开朗。今天,当我执笔写下这篇文章时,我想多年前埋在我心田的那颗种子早已发芽,这份相遇与这把声音让我学会了品味,明白了人生浮浮沉沉,如茶,苦中有甘,涩中带甜。输了比赛后,我不再迷茫,因为我品了那杯茶,品出了苦涩的是经历,平淡的是本色,回甘的是时间。从此,慢品人间烟火色,闲观万事岁月长。
谢谢您,江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