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应生长的树
第二名 | 柔佛峇株巴辖天猛公伊布拉欣女中 | 刘净宁
白桦树静静地伫立,枝干修长,树皮如白绸洁净纯粹,每一根枝条都刻着阅历的痕迹,苍劲中透着不容忽视的力量。白桦树,虽生于严寒,这一瞬却伫立于马来西亚不知名学校的三尺讲台上,格格不入。它既不像热带的葱郁葳蕤,也不似山林中的古老常青。它啊,是一位历经风霜的守望者,是灯火阑珊的引路人,更是学者们的希冀。
于我稚气未蜕之时,学校里的白桦树似有若无,偶有冷峻孤傲之影路过,不痛不痒。数年后,许是迎来了花期,我不可避免地与那颗白桦相遇,直视了它不容忽视的光芒,竟是与先前的印象大相径庭。它,即便孤单也依旧坚韧,仿佛每一片落叶、每一寸白皮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坚守与从容。我时常想,它是否也会感到孤单?身处热带雨林,既不被酷暑动摇,也不被喧嚣影响,却免不了与周围格格不入。白桦啊,未免太苦了,因这般存在,本不应存在于此。
我远远的观望着那颗白桦,毕恭毕敬地,唯恐扰了它清闲,碍了它事务。直至那天,白桦树竟是亲自到访,我顿时方寸大乱,担忧是自己的过错招来了它。不曾想,那颗白桦一言不发,只请我落座于侧,用琥珀色的瞳孔扫视着我的灵魂,继而侃侃而谈,一言道出我心事。那时,我自怨自艾钻牛角尖,不甚跌入了忧郁深渊,身边人皆是无措,我亦是,唯有那颗白桦冷静自持地道出它毕生阅历,缓缓地推开我心扉。白桦对我说:“花开时,蜂自翩然而至;若不见蜂,花依然如故。”正是那日,曙光再次不偏不倚地洒在我身上,而那道光竟是生于严寒的白桦所带来的。是啊,它本就如此特别。它,便是她,我的高数老师。
平日里,她将不时伫立在我们班的讲台上,许是一时兴起,许是课程使然。无论如何,她的出现总伴随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一份微妙的压力。我想,那不是她所施加的,而是我主观上不想让她失望的小心翼翼与战战兢兢,只因她如此出色,身为学徒总显得德不配位。在她身上,我总看见一颗坚毅的白桦在白板上挥洒笔墨,在平板上写写画画。它枝木一挥,无数公式即出,所有咒语似乎得到了破译抵达我们眼前,我知道,仅此这颗白桦能做到。奈何我天资愚钝,高数永远逃不过不及格的命运……此时我希望老师的洞察力能再少一些,向我投来的目光再少些,但我知道,负责任的她会为每个学生引路,即便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也在所不惜。
她的出现,让数学从枯燥的公式变成了耐人寻味的艺术,也让我的人生多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引领。曾经的无视与误解在我遇到她的时候消失殆尽,第一次的课堂之后,她便成了我去学校的唯一动力。于我而言,别的老师像时间捐赠人,而她却似拾荒者般见缝插针地出现在那些无人值守的空档。午休时,她的身影会出现在讲台上,伴随着粉笔的沙沙声;放学后,她仍留在教室角落,随时准备解答学生的疑惑。在备考期间,她更是从早上七点开始守在教室,到晚上八点才离开。那段时间里,教室成了学生的避风港,学者随时可以进去向她请教,而她的回答总是耐心且细致。
课堂上的她习惯在板书间留出空隙,仿佛在告诉我们,逻辑中的缝隙需要自己去填补。在她的课堂上,没有一个问题会被忽略。她会为每一道错题耐心讲解,甚至亲自推导每一个公式的由来,而非直接给出答案。我对她的感激,不仅仅来源于知识的传授,更在于她对学生的无条件信任与支持。当同学在课堂上答出荒谬的答案,她从不恼怒,反而通过一句句反问鼓励我们深入思考,最终一同得出了正解。她用行动告诉我们:“老师并不是全知的,你们的怀疑是学习的一部分。”这句话让我明白,学习不是被动接受,而是主动探索。
每当她写下清晰的公式,我觉得那不仅是解题方法,更是一种人生哲学。她用严谨的态度教我们,无论面对什么问题,都要从逻辑的起点出发,逐步解决。她不似别人消极怠工,更不敷衍搪塞,她真真正正地用心教导不求回报,为了学生放弃了许多个人时间,甚至被一些人认为过于执着,失去了生活的平衡。但我想,正是这份执着,才让她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白桦树。她用行动告诉我们,无论环境多么不适合自己,都要坚守自己的价值。于是,学生们都努力学习希望能让老师引以为傲。我们希望她在遭遇质疑时,能有底气为自己辩护;在心理困境中,能忆起自己的辛勤付出,造就了学者的光明未来,故而重拾自信。
白桦——不应生长于热带雨林的树,独独那份坚定让它迁徙至此,自此学者们都有了归属。它,便是我的高数老师。老师,是您用无言的坚持教会了我们何为努力;是您用包容的胸怀让我们明白何为责任;是您用不懈的守候让我们感受到何为爱与温暖。您是白桦树般的存在,虽然不应生长于此,却用一己之力,为我们撑起了知识的苍穹。
白桦之所以高千尺,并非天性如此,而是因它姿态低,根深扎沃土,不拒细流涓滴;枝叶向阳舒展,不舍微光点滴,自此枝繁叶茂,皆为行人送凉。
老师,谢谢您,您是我命中白桦,亦是我终生之师。